一.建筑垃圾處理廠需要考慮的因素和細節:
1. 建筑垃圾的總量需要得到保證
建筑垃圾的來源需要得到保證,建筑拆遷垃圾一年最好不低多少萬于萬噸,裝修垃圾不低預期量于。因為前期的投資是巨大的.資源化廠建成后建筑垃圾的總量是資源化廠賴以生存的關鍵。假如在建筑垃圾的總量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,政府需要對企業進行相關的支持與保護,避免審批新增同類型的項目。
2. 輕物質具體處理方案
以20萬噸的年處理量舉例,每天有700噸左右的建筑垃圾需要處理,隨之會產生6-10噸的輕物質,其中包括聚酯材料,塑料等。目前最好的處理方式是火力發電,需要政府層面牽頭聯系協調。如果處理費比較高昂,因為現有方案沒有將輕物質處理成本納入在內,需要再進一步溝通輕物質的處理費用。如果從環保的角度出發,由于輕物質含有塑料而被禁止燃燒發電,雙方后期也要協商出妥善的處理方式。
3. 建筑垃圾的清運工作
需要明確建筑垃圾具體是否由相關部門送到建筑垃圾處理廠,如果無法確保的情況下清運車隊是自建還是外包,這個費用誰來承擔,每天有將近700噸的垃圾需要清運,還有成品的骨料需要外運;是否參照外地一起將經營權下放到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廠。一些城市近日出臺了《建筑垃圾特許經營方案》,方案對轄區范圍內的拆除垃圾(含道路瀝青垃圾)、工程垃圾、裝修垃圾的資源化處置實施特許經營,并設定一定期限(15至30年),并嚴格按照特許經營合同對特許經營企業日常處置行為進行監管。探索把拆除、轉運、處理等各個環節一并納入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特許經營范圍,形成全鏈條閉合處置模式。
4. 建筑垃圾處理的政策補貼
建筑裝修垃圾(處理工藝繁瑣成本高附加值又極地):參照外地50-100元/噸;建筑拆遷垃圾:適當補貼。免費處理的情況下參照外地現成處理方案,設立建筑拆遷垃圾的清運費用,1.15元/噸/公里。(現有模式按照20噸的車,固定 200元/車;由于廠區 距離市中心20公里左右,即0.5元/噸/公里,陸路運輸成本較高,所建議參照外地執行標準按照1.15元/噸/公里執行)
5. 再生品推廣的支持
邀請當地國企參與,比如環投,市政這樣再生品的銷售有了保障。其次配套政策還是應當爭取,參照深圳等一些城市最近出臺的管理辦法;即在確保質量、價格、性能的前提,同等情況下在建筑工程基礎磚胎膜、內部空間分隔墻,道路橋梁工程墊層、基層,軌道交通工程地下室底板墊層、地下室頂板回填層,市政管線及綜合管廊工程管溝墊層、電纜溝蓋板,園林工程人行道地面磚、廣場地面磚,水利工程河床防護砌體、排水棱體等部位應優先采用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產品。
6. 示范項目具體股份比例分配細節
項目正式立項后,合作方談好合資比例。成立籌備小組,啟動籌備工作。
7. 廠區基建的細節
具體的廠區設計圖紙、建設方案、工程造價以及建設進度計劃表的確定;
8. 廠區相關一期項目配套落地
目前設計的資源化再生品主要有:再生骨料、再生金屬、再生粉、再生磚、再生混凝土等為緩解當地自然建材資源的壓力,提高資源化利用率,完善工藝流程提高處理效果與產業配套,需新增再生磚制磚線與再生混凝土制造線。
二.建筑垃圾處理工藝
2016年以來,政府層面已經充分認識到建筑垃圾處理的重要性。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開始進入大眾視野,被各地政府提上日程。建筑垃圾處理的必要性此地不在做過多的闡述,正常的建筑垃圾處理需要一整個工藝流程。從建筑垃圾的收集運輸,到建筑垃圾的消納、資源化以及到最終再生品的再加工和推廣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。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。再加工分選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垃圾再生品的產品附加值,很好了緩解了建筑原材料的供應問題,形成了一定意義上的閉環。